总是拍不清楚的树叶,是超焦距、镜头跑焦还是视觉的局限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hyperfocal pro 总是拍不清楚的树叶,是超焦距、镜头跑焦还是视觉的局限

总是拍不清楚的树叶,是超焦距、镜头跑焦还是视觉的局限

2023-04-15 07:17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siniae 发布于 2019-12-14 23:25非常感谢你的分析。    我比较同意 iso的影响,查过我认为 远景很锐的 DC佳能 S2IS的照片,最大ISO也就400,光圈开到8(当然我不知道 是不是有 “低通”的因素),不过貌似半幅机光圈一小,很容易快门速度就慢到无法手持,无三脚架的情况下只能开大ISO。    有关光圈的事情,或许我一直有误解,好像是听人说要想背景清晰,光圈要开到11或13,当然没有细究是不是全幅的标准,看了照片背景的确清晰了一些(光圈开11或13的时候)那我就一直以为,光圈要是开的更小(听说是小于22会影响照片质量,所以也没开的特别小),那背景的清晰范围就变大。    有关超焦距,我最近是刚做了功课,还下载了app—hyperfocal pro,似乎是光圈越小,镜头焦距越短,超焦距的对焦点越近,从实用的角度来说,就是容易拍到 人和后面景物都清晰的到此一游相,但 看你提到“但超焦距的公式应该被彻底抛弃,因为公式依据的弥散圈是固定的大小,不适合数码的像素标准。” 那单反的超焦距还有计算的可能或必要吗?

1、关于小光圈的衍射,有个艾里斑的说法,可以百度。实际上除了衍射,对胶片来说,老法师经常使用F16这样的光圈,但是数码与胶片的区别在于胶片表面是平整的,而CMOS表面是凹凸不平的,光圈过小,凹凸不平对曝光是有影响的,所以数码应该使用尽可能大的光圈。如果后期缩图,这个影响不大,但如果100%看,全幅超过F8就能看出影响,APS一般像素密度更高,影响更大。

2、超焦距的原理是对的,就是控制对焦距离能获得最大的景深,对焦到超焦距,从超焦距的一半到无限远都是景深范围。但是超焦距的计算公式,都是按照弥散圈的大小计算出来,而弥散圈是延用了胶片的标准,不是像素标准。如果把弥散圈改成一个像素大小(或者半个像素的大小),就是按照像素级清楚的标准,100%看图的情况,计算出的超焦距就变了。前面说过,马赛克照相机不可能做到100%清楚,实际上后期都要缩图,那么,超焦距就应该按照缩图后像素大小计算才是正确的。

举个例子,比如77D,按照2400万像素数计算,像素密度大约为3.7μm,使用18-35镜头,可视像素数1600万,按照1600万计算,像素密度为4.6μm,如果后期缩图到800万像素,像素密度为6.4μm。

如果拍摄时20mm焦距(等效35mm)、F4光圈,按照一般的超焦距公式(弥散圈0.019mm),超焦距是5米。

但如果弥散圈取一个像素的大小,3.7μm(2400万)超焦距是27米,4.6μm(1600万)超焦距是22米,6.4μm(800万)超焦距是16米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